Skip to main content

HKU ICB

刘宁荣:特朗普全球关税战的内因

Back

23 Apr 2025

4月23日,《明报》发表香港大学协理副校长、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创始院长刘宁荣教授观点文章,以下为文章全文。

 

1

 

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全球关税战,遇到不服软的中国。中国的气势令美国的全球关税战,从开打之日就面对未曾料到的强敌。特朗普关税政策不断变化、朝令夕改,引发全球股市和债市动荡,世界经济因此可能陷入衰退。

 

特朗普关税政策从一开始就是采取全面包围战略,堵住中国输美产品的前门与后门,令中国出口商品无法通过中转国进入美国。面对硬气的中国,只能赢不能输的特朗普政府无疑极可能推出更多围堵措施。美国对华的一些商品最高关税已达到离谱的245%;美方还考虑透过对其他贸易伙伴让步,换取它们与美国站在同一阵线,堵住所有中国出口通道,甚至酝酿极端手段,将中概股从纽约交易市场除牌。

 

这场全球关税战的中美对决才刚开始,两国极可能陷入美国以经济和科技围堵中国的新冷战!
 

 

关税战的战略意图:政治遗产与权力延续

 

特朗普发动全球关税战的根本动因,源于其塑造「美国史上最伟大总统」的政治野心。通过「让美国再次伟大」(MAGA)的竞选口号,他试图将个人政治生命与国家战略深度绑定,其战略布局具显著的长周期特征。

 

特朗普为何选择在当前这个时机就发起关税战?最重要原因就是他极想成为美国历史上的最伟大总统。他的竞选口号「MAGA」,其实也是「让特朗普更加伟大」。
 

特朗普战略布局远不止未来4年的执政期限,而是着眼未来12年的权力延续计划,不仅在未来4年总统任期内有效执政,更重要的是,若无法修宪使其第三次出任总统,他希望其支持的候选人能够继续执政8年,自己成为共和党的最高精神领袖,掌控美国未来发展进程,从而确保他可以主导未来12年美国政经发展趋势,让「特朗普革命」可持续12年之久,改变美国与世界的历史走向。

 

他发动的关税战,是特朗普革命最重要的一部分。他必须在短时间内兑现其竞选承诺,而他的窗口期只有半年到一年,以便为明年中期选举积累足够资本,确保共和党续掌参众两院。今天的美国已进入「民主威权」时代,共和党掌控白宫、国会领导权;但一旦中期选举失利,特朗普的执政就会面临国会阻力。

 

因此特朗普必须在有限的半年到一年之内推动重大变革,以巩固其政治基础和政策议程。为实现这一目标,他必须兑现竞选承诺;而这些承诺的关键部分,需在半年到一年内迅速兑现。

 

 

「两控两减」「一加一退」政策组合

 

特朗普为兑现竞选承诺,构建了系统性的政策组合,可概括为「两控」、「两减」、「一加」、「一退」。

 

「两控」是打击非法移民、抑制通胀,以巩固基本盘选民支持。一是控制非法移民:特朗普对非法移民发动了一场全面打击行动,目标是将非法移民赶出美国。一些拉美国家不配合接收非法移民,他就利用经济手段施压,甚至不容许这些国家政府官员入境美国,逼迫这些国家就范。二是控制通货膨胀:美国政府在疫后大撒钱,导致通胀居高不下,严重影响美国民众生活。他承诺采取措施控制通胀,并降低利率、降低个人生活成本。

 

「两减」是大规模减税、削减财政开支,刺激经济并降低债务风险。一是减税:特朗普推行大规模减税政策,旨在刺激经济增长、减轻企业和个人税负。二是减开支:他承诺削减政府开支,以减少财赤、提高政府财政效率。

 

「一加」是加关税:全面加征关税,缩减贸易逆差和重塑制造业。特朗普对多国商品加征关税,特别是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,试图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来保护本土产业和就业。

 

「一退」是退出国际体系:退出国际组织,摆脱多边体系束缚。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宫之后,再次掀起「退群潮」,退出一系列国际组织和协议,包括《巴黎气候协议》和世界卫生组织,认为这些国际组织阻碍了他的政策实施。此外,世界贸易组织(WTO)目前也面对困境,其争端解决机制几近瘫痪。在这种情况下,中国即使向WTO寻求公正裁决,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支持和执行,因为WTO的权威和有效性已经大打折扣。

 

 

「亲蓝领」却放任富豪资本套利

 

特朗普为实现其政治抱负,采取的措施是「亲蓝领」。过去30年里,超级全球化有利于美国跨国企业向全球拓展,特别是在中国的投资令他们获取了巨大利润。

 

上世纪70年代美国排名前3位的大企业,是埃克森美孚石油、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,为美国蓝领工人创造了众多就业机会。时至今日,美国三大企业是沃尔玛、亚马逊和苹果,这3家企业的商品绝大部分都是来自海外,给美国蓝领工人创造的就业机会十分有限,超级全球化导致500万制造业岗位流失。同时,金融资本泛滥,华尔街一路高歌猛进,美国金融界在全球的扩张中也是盆满钵满。美国股市节节升高,美国蓝领阶层却在经济浪潮中逐渐失意。

 

特朗普选择亲蓝领工人的道路,这在很多人看来是难以置信,毕竟他身为美国最富有的富豪之一,却依靠蓝领工人在关键摇摆州的支持登上权力巅峰。然而关税战爆发后,却出现了非常有趣的矛盾现象——特朗普声称要为蓝领工人谋福利,但股市的动荡却使其富豪朋友赚得盆满钵满。他在电视上毫不掩饰地吹嘘,自己的朋友在股市赚了25亿美元。这种现象令人费解,因为他的行动跟其初衷出现了明显矛盾。

 

 

特朗普的解法是减开支和加关税

 

美国政府债务已高达36万亿美元,债务不断攀升,是美国经济的最大隐患。收入赶不上债务增长速度,国家就会破产。美国已意识到必须扭转这种趋势,不可放任政府支出不断上涨。美国2025财年前半年的赤字已高达1.3万亿美元,全年将高达2.5万亿美元。富商马斯克领导的效率部大刀阔斧消减开支,计划为特朗普砍掉联邦政府今年的1万亿美元开支。特朗普的如意算盘是透过高关税,另外获得约1.2万亿美元收入。有了这些钱,他才有可能兑现为选民减税的承诺。

 

2024年美国货物贸易逆差比上一年增加14%,达到1.21万亿美元。去年美国出口额仅增加2%,升至2.08万亿美元;而进口额为3.29万亿美元,比上年增加6%。包括服务在内的贸易逆差为9184亿美元。在特朗普看来,美国今天的「沦落」,就是因为被盟友和对手占尽便宜。去年美国与92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逆差,与111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顺差;美国的三大贸易逆差国家是中国、墨西哥和越南,逆差分别是2950亿、1720亿和1230亿美元。

 

问题在于,美国的贸赤是外国资本大量涌入美国的原因之一。根据美联储的数据,57万亿美元的美国金融资产属于非美国人拥有。美国贸赤导致大量资本流入美国,美元持续高估,这些赤字反过来刺激了总需求,加剧了美国的贸易不平衡、损害美国竞争力。但没有这些外国资本、无人去购买美国国债,美国政府不断升高的赤字就无人填补。国债发行严重依赖贸易逆差带来的资本流入,是制度性的缺陷,但如何解决美国面对的恶性循环?贸易逆差引发资本流入,导致美元价值上升,又加剧贸易逆差。

 

美国要戒掉过度开支与过度消费,关税成了特朗普的解药;惟关税的真正目标是增强美国出口竞争力和复兴美国制造业。

 

 

必须穿透表象看本质

 

美国制造业萎缩,极为明显。二战后,美国金融、保险和房地产对本地产值的贡献增加了一倍,但制造业的贡献缩水了一半。美国制造业的萎缩原因在哪里?美国股市节节升高,企业将资金用于回购股票,私募公司用于杠杆收购,数额高达万亿美元。这种趋势,严重削弱美国制造业竞争力。

 

特朗普或许给许多人留下了「疯狂」的印象,但必须穿透这一表象看本质。我曾3次准确预测特朗普将入主白宫、又被「扫出」白宫、然后再次入主白宫。当我们深入探究过去30年超级全球化时代对美国社会造成的巨大冲击时,就不能低估特朗普革命的影响力,也不能低估特朗普发动这场关税战的决心。

 

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已达极限;政府债务水平不断升高,也已达到极限;贸赤不断扩大,亦已经达到极限。这三大极限,在特朗普看来都与中国相关,这场全球关税战的主要目标必然对准中国。特朗普的极度施压战略能否成功?中国能否成功抗击这场关税战带来的巨大冲击?请听下回分解。